高考作文“升格”指导一、从“偏离题意”到“切合题意”1 、用一句完整、详实、周密的句子概括全文主旨。2 、 重新审题: 找关键、 明重心、 辨关系、 查细节、如何审题 1 、首先要弄清楚试题对写作提出了哪些明确的要求,要读懂提示语。 一般话题作文由提示语即引出话题的一段或几段话、指定要写的话题和具体的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学生必须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阅读,弄清要写的话题及其内涵、范围。 作文 举隅 1 走进考场,打开试卷,一道道考题出现在我们眼前,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答,去攻克 ------ 但考题又岂止出现在考场内,出现在试卷上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在我们的心理历程中,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考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就在解决一道道考题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前进着。 请以“考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分析:原材料有许多硬性规定,如话题范围是以“考题”为话题,文体自定,字数要求,以及文中不得暴露自己的身份:姓名,校名,地名等。 要写好这篇话题作文,就要认真阅读并准确理解提示语。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解释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材料,或是启发思考,扩展思维。借助提示语,可以迅速把握材料,抓住关键词句,如:“考题又岂止出现在考场内 ------” 一句。这个提示语,一方面对考题作了很好的解说,另一方面提醒考生“考题又岂止出现在考场内?”,生活中、社会上有哪些事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答?去攻克的?暗示考生放宽眼界,开拓思路,尽快从考场内的考题走出来。 2 、第二是锁定目标,集中笔力,直奔话题,不要受试题中一些非话题语言的干扰,偏离话题,另起炉灶。 试题举隅 2 : 从楼房里的灯光“你想到了什么?栖息之地,归宿之所,温馨之家,理想之舟 ------” 结果,不少考生以“温馨之家”“理想之家”等为题目写作,全篇远离楼房这一话题。没有看清楚文后要求:请以“楼”为话题,根椐自已的生活,选取某一个角度,或写自己想讲的与楼相关的故事,或写想表述的与楼相关的感受 ------ 试题中的要求非常清楚,就是要以“楼”为话题,“温馨之家”“理想之家”没有在此话题之内,自然是偏离话题,另起炉灶。他们受到试题中一些非话题语言的干扰,没有准确把握材料。有些学生写作之初是有话题意识的,所写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或与其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