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呵护我们的身体宁武县实验小学 李金凤 【设计理念】 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参与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了解学生情况,推动学生有序、有目的地进一步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自由探索、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和思维创新以及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简析】 本课教学既体现了主线目标的特征,又独立成为一个教学体系。该课的教学目标是建立在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呈现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们容易接受。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有好的身体才是工作学习的保障,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还要保持良好的公共卫生。 【学情分析】 对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爱惜自己的身体,更不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对自己身体的危害性,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的不规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些不合格的食品孩子也不能正确的识别,这些都在危害着孩子的健康。所以让孩子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性,改掉不良习惯,能够明辨是非,从而更加呵护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关爱未成年人健康应尽的义务。【教学目标】 1.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3.知道公共卫生对身体的重要意义,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明白生命的重要,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2.知道如何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收集有关献血、捐献骨髓、器官的真实事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我们生活中,养成了很多习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身体是生命2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好的习惯就是呵护我们的身体。那么在你们的生活中那些是好的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呢?【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懂得: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让学生知道良好的习惯就是呵护我们的身体】 二、引入新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观察一下我们每天的生活,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分别填在课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