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让初中物理课“动”起来重庆市奉节县明水初级中学:杨世顺【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卓越课堂的教学成为学校和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真正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动”起来,本文就我的一些尝试和观点,谈谈我在物理课教学中的看法。【关键词】初中物理 预习 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 初中物理概念多,学起来很抽象,要想学生识记教材中的概念,首先是加强课前预习,加强实验教学,增强物理教学课堂的趣味性;然后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思维抽象能力;最后是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一、转变观念,变传授为引导新教材的编排目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基本观念是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关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掌握必备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如:一名初中毕业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能达到检查家里的电路故障的水准,对一些简单的故障能进行排除。二、重视课前预习,让学生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注重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著名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1、目前预习存在的缺陷1.1、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师没有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而是把课前预习放入了课中。学生因为没有事先预习,对新学的概念不知道,对新学的规律不理解,对建立概念、探究规律的科学方法不了解对规律成立的条件不熟悉。所有本该课前掌握的东西,全部要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就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教师由于要赶进度,有些环节难免不扎实,水过地皮湿。而且,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新课前的充分准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感悟深度,都将大打折扣。1.2、课前预习目的不明确在布置课前预习内容时,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而是笼统地要求学生从第几页预习到第几页,目的不明确,造成学生的预习成了随便翻翻看看,起不到预习的作用,更不要谈预习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