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百分数后的体会(数学小日记)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六(7)毛致远我相信大家对百分数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他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下面我就用百分数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经历过有关百分数的事情和一写些关于百分数的知识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叫做百分号)来表示。如 写为 41%,就不写成。由于百分数的分母都是 100,也就是都以 1%作单位,便于比较,因此,百分数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各种实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2) 百分数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工农业生产中的事例引入。例如,一年级有学生 100 人,其中女同学有 47 人,女同学即占全年级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七,写作 47%。又如,二年级有学生 200 人,其中女同学有 100 人,女同学即占全年级人数的百分之五十(50%).在这两个例子中,两个年级的人数都是“标准量”,而女同学的人数为“比较量”。在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中要抓住 “比较量”÷ “标准量” =百分率(百分数)这一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 例如:田径队有 40 人,下面是田径队某星期早晨出勤人数统计。星期一二三四五出勤人数3938 40 40 38问:田径队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出勤率各是多少?这里就用到了:出勤人数÷总人数=出勤率。所以就只要用 39、38、40 分别除以总人数 40 就可以了。最终的答案是 97.5%、95%和 100%。但是在此还有一个特殊的:那就是糖和糖水的问题。在我们学习时,班里有不少同学依葫芦画瓢:用糖÷水=含糖率。 但他们大错特错了,糖和水的问题应这样解决:糖÷糖水=含糖率。因为糖是糖水的一部分,而求含糖率要用糖÷糖水而不是糖÷水。其实,不仅在学习中要运用到百分数,生活和百分数也是密不可分的。2014 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15 年。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 送 400”,“满 300 送 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 400 送 400 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