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幼儿的成长要靠幼儿园与家庭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一、家园共育的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幼儿应尽早的脱离在家一对一的独处阶段,到幼儿园来进入多个幼儿共处的环境。幼儿园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与家庭合作共同育人的重要性。那么,家园共育的基础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沟通”。沟通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在幼儿的教育上要积极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便全面地了解孩子,共同协商教育策略。沟通是有双向性的,它象一道彩桥,一头连着幼儿园,一头连着家庭,沟通得好,这道彩桥就会大放异彩.良好的沟通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一方面,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对幼儿一视同仁,不以美丑论高低,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师眼里没有“笨小孩”。教师还要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对自己所爱的事业孜孜不倦;另一方面,家长要尊重、信任老师,消除心理距离,主动与教师亲近,愿意与教师合作,配合老师教育幼儿.幼儿园与家庭是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沟通成为连接二者的桥梁,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好方式.二、家园共育的几种有效途径.1、把“家长学校”办好.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在于引导家长走科学育儿之路。通过讲座、参观等形式,使家长掌握最新育儿动向,了解最新育儿经验,提高自身素质.为了办好“家长学校”,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如:《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等,聘请了有关专家做顾问。在讲课的内容上,力求实用,尊重实效。采用问卷的形式,向家长调查、了解对家长学校教学内容的要求,关注哪些育儿知识,需要解决幼儿哪些方面的具体问题。除了请专家讲课以外,正、副园长亲自备课、讲课。同时,我们还组织家长撰写有关育儿经验的文章进行交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家长,我们还采取不同内容的讲座,进行交流,如:我们安排了幼小衔接、入学准备、幼儿兴趣学习、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内容;托班家长学校则以稳定情绪,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开发智力等内容为主的活动。在家长学校的活动形式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