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例一、荒漠化概念一、荒漠化概念荒荒漠漠化化发生地区 本质 形成原因 表现形式 类型 土地退化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气候变异等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红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石质荒漠化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的景观。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土地丧失了生产力,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被称为“红漠化”。 红漠化红漠化 江南丘陵江南丘陵华北平原云贵高原西 区北地地区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华北平原荒漠化红漠化石漠化盐碱化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降雨集中;丘陵地形人口增加;过度樵采降雨集中;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人口增加;过度垦殖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处形成涝洼地;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盐分积聚地表。人口增加;不合理排灌1. 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长城以北昆仑山 - 阿尔金山 - 祁连山以北行政区:行政区:新、宁、甘 ( 或陇 ) 、内蒙古的大部分东部: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大兴安岭以西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800mm800mm400-400-800mm800mm200-200-400400mmmm<<200mm200mm2. 干旱是本区的典型特征A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深居内陆,距海遥远BB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1. 范围、地形范围、地形 2.2. 气候气候 3.3. 主要景观主要景观————草原、荒漠为主草原、荒漠为主2. 地形:东部以高原为主,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1. 位置: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3.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4. 河流 : 河流多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