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它不断派遣间谍到朝鲜、中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详尽地形。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作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爆发背景 1894 年 3 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日本乘机也派兵入朝。东学党起义平息后,中、朝政府建议清军、日军都从朝鲜撤走,日方却骤然增军,致使朝鲜局势日趋紧张。 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 7 月 23 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了一个傀儡政府。两天后,这个傀儡政府“邀请” 日军驱逐在牙山的清朝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1892 : 23 万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1892 : 41%1890 :31 . 6%1881 :16 . 6%1883—1894日本共开支陆海军军费 2 . 69亿日元战舰: 31 艘( 5 . 9 万余吨)鱼雷艇: 24艘(1400 余吨 )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到 1892 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2 、积极推行“大陆政策”,疯狂扩军备战征服朝鲜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征服全中国侵占亚洲,征服世界侵占中国的台湾1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积极对外侵略扩张;一、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原因:3 、朝 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根本原因) 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 .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 二、战 争 经 过丰岛战役丰岛战役1894 年 7 月开始标志黄海战役邓世昌殉国,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 年 2 月重要战役结束标志三、战 争 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旅顺惨案 黄海大战后,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日军便从海陆两路夹击中国辽东半岛。他们进占旅顺后,疯狂屠杀无辜居民。据亲临现场的外国记者报道,城中只有 36 个掩埋尸体的中国人侥幸存活下来。此图是日本《近代百年史画报》上刊登的照片。日军在旅顺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日军“缚数华人于一处,鸣枪肆击,复以利刃乱剁,直至体无完肤始已”。全城约有两万人被杀,幸免于难者仅 36 人。西方报刊对此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