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导学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2-23 页的例 1、例 2 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 1-4 题学情分析:“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的概念,初步学会找10 以内自然数的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能熟练的写出一个数的倍数,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公倍数的经验,这些为学生学习本课扫除了知识障碍。本课以此为知识基础,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能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我能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3、我能在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分析问题和归纳能力,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难点: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寻找最小公倍数。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 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 6 厘米、8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导学过程:【课前预习学案】1、 写出 5 个 3 的倍数和 5 个 4 的倍数,说说是怎么找的。2、 写出 20 的所有因数。3、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什么?最大的因数是什么?3×2=6 6×8=48 4×12=48 在这三个式子中哪些是因数?4、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5、写出 50 以内 4 的倍数和 6 的倍数。 4 的倍数: 6 的倍数:既是 4 的倍数又是 6 的倍数的数有:6、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哪些? 【课中探究学案】探究活动一:操作活动---公倍数能在生活中帮我们做什么呢?用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 6 厘米、8 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