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承载,唤醒一颗颗沉睡的心灵 ——浅谈聋校中段班主任工作 金虹聋校中段的学生,年龄大多都是十多岁的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情绪上易出现问题,易钻牛角尖。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听父母老师的话,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对的还是错误的认识,都坚定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及时、正确引导,对孩子一生可能都会产生影响,如果在这一时期,能给学生积极引导,对其一生都是有利的。下面从五个方面对聋校中段班主任工作进行浅谈。一、给聋生满满的爱是教育的前提。只要是生命,就应当赋予生命的尊重。每天面对的这些特殊孩子,他们更需要温暖和尊重,常常说,大爱无边,我想大爱是特殊教育的前提,不管能否承载,都必须学会承载大爱,既然在这个岗位,就有责任和义务带着爱工作。对于聋校来说,走读学生比较少,大部分学生都住校,有的学生一学期才回家一次,在家里,有的不愿和父母交流,即使愿意交流,极大一部分学生说话不清楚,不会发音,语言不通,从而导致聋生和家长之间存在很大隔阂,久而久之,感情都变得比较淡。记得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一个学生给我发短信,说跟着爸妈去亲戚家拜年好无聊,没有人和他说话。看到这样的短信,我首先是同情这个孩子,但又觉得无能为力,能做到的就是尽己所能安慰他,让他试图找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学校里的班主任就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一边是老师的角色一边是父母的角色。如果班主任工作不到位,学生在家和学校都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就容易出现偏激的做法,尤其是聋校中段学生,都是十多岁的年龄,在学校、社会、网络的影响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时候易冲动,对事物缺乏理性判断,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所以,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是给与学生满满的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那位女老师之所以能征服那几个孩子,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爱那些孩子。爱是前提,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基础,学生从班主任那里得到爱,会感到温暖、幸福,他就愿意和这位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烦恼,班主任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思想。这些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觉得仅仅体现在物质的奖励上是不够的,没有用心的奖励是廉价的,起不到好的效果。平时,要努力做到把这些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进步了或者是知道感恩了,难道你不发自内心的高兴吗?微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发自内心的微笑,一个妈妈对自己孩子的微笑是不一样的,那是发自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