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禹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注。在整理的过程中,自己不知道从那里下手,有太多的东西要写,欲下笔又止,越想心里越痛。眼泪伴随着我写完这篇稿子,是痛苦。。是感动。。走到今天这一步,我无怨无悔。明天我还要踏上那令人难忘的旅程,我义无返顾。 我叫徐本禹,今年 22 岁,中共党员。我出生与山东聊城的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18 岁开始教学,我爹教了一辈子书,工资有原来的十几元钱涨到了 270 元钱。去年父亲转为正式教师,基本工资是 800 元,这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母亲没有文化,在家务农,我娘身体不好,头疼病经常犯,但我母亲很勤劳、很善良,母亲是我们家主要的劳动力,母亲经常拿出家中的东西帮助那些更贫困的家庭。和我们在一起住的还有一个快 60 岁的舅舅,舅舅终身未婚。(我娘、我舅是我来这里之后心里最牵挂的)虽然我们家在山东,在东部,但我家现在还是住在土房子里面,走进我们村一看,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那一个最矮的房子就是我们家的。 我娘经常说起的一件事是:小时侯,我们家没有吃饭的钱,是我娘向邻居家借了 2 元钱买的菜。虽然现在家庭条件还是很差,但比以前好多了,每当我娘把这一句话说一次,这句话就又更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我娘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或许你所提供的帮助对自己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就如同身上衣、口中食不可或缺。 1999 年,我顺利通过高考,成为了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经济学专业的一名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我心有不甘。跨进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门,成为了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没有丝毫的怨言。刚入学不久,我在给家中的信中写到:“我会一切从零开始,我要四年后堂堂正正地走出华中农业大学。”当其他同学还是满腹牢骚的时候,我已经融入了大学生活。 1999 年秋冬之交,当时天气已经冷了,我的同窗室友胡源的父母来学校看望胡源时,叔叔阿姨看见我只穿着一件军训服,第 1 页 共 20 页怕我冻着,就把胡源的两件衣服送给了我,并对我说:“天气冷了,别冻着。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和叔叔阿姨讲。”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次远离亲人,第一次在外地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第一次有了回家的感觉……或许是这么多第一次交织在一起,让我至今不能忘记。当时我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 刚开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