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建立“六个机制”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讲话稿 我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择优汰劣、任用决定、监督约束、激励保障和培养锻炼机制,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第一,围绕建立科学的考察评价机制,探索准确识别干部的制度和办法。区党委坚持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作为考察的必经程序,适度扩大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让尽可能多的知情者对干部有评价权。同时,在全区推行了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探索实行考察工作责任制等,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着力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的发生。2000 年以来,全区共进行考察预告 10405 次,设立意见箱和专线电话 5580 个(次),接到举报电话、信件和接待群众来访 3705 个(次)。经调查核实,对一批问题属实的干部作出了不予提拔任用的决定。第二,围绕建立科学的择优汰劣机制,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和办法。坚持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工作,大力开展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中层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原则上都实行竞争上岗。全区实行竞争上岗的职位达 113983 个,占职位总数的 65%,有142469 人参加竞争,占干部总数的 59.7%。在推进干部能下能出方面,区党委制定并实行了干部不称职的 15 条认定标准,2000 年至 2004 年全区共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 1887 人。第三,围绕建立科学的任用决定机制,探索民主规范的用人决策制度和办法。在全区范围推行市、县党政正职由党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2002 年以来,区党委在决定 14 个地级市党政正职人选时,均召开了全委会进行审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在 2002 年的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中,自治区所辖 9 个地级市,也全部采用这种方式决定 55 个县(市、区)的党政正职人选。玉林等市党委试行了党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决定干部任免制度。几年来,全区全面推行了干部任前公第 1 页 共 3 页示制度,已公示拟任厅级职务干部 344 名、处级职务干部 7533名、科级职务干部 17327 名。公示期满,不予任命的厅级职务拟任人选 6 名、处级职务拟任人选 139 名、科级职务拟任人选506 名,暂缓任命的 142 名。第四,围绕建立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探索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作的制度和办法。一是实行干部诫勉制度。1999 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