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发言 同志们 安排刘市长对全市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调研。昨天,前一段。和刘市长到合水又作了专题调研。今天,召开全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研究对策和措施,把民俗文化产业培育成富民支柱产业之一。下面,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需要正视面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值得充分肯定。 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市立足激进民间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创新,把做大做强以香包陇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重要举措,依照“四个一”思路,着力打造以香包、陇绣、剪纸、皮影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品牌,探索出了专业团队设计、艺术大师及能人带动制作、千家万户参与生产、龙头企业组织营销”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起步早、发展快,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态势良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推介、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全市有 15 万人参与香包陇绣生产大军,从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看。已形成了 100 多家生产企业、35 个基地、86 个营销公司。 民俗文化产品达到 20 多个大类 5000 多个品种,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看。年生产民俗文化产品 900 多万件,销售额 3.8 亿元,人均增收 500 元。 先后与上海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从民俗文化产业研发体系看。联合进行香包民俗文化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发出了岐黄保健、中医养生、激进民俗、时尚礼品等一系列产品。 各位民间艺术大师和民俗文化企业功不可没,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功不可没。但第 1 页 共 6 页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市场竞争力差,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带动千家万户参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局面尚未形成; 大都是小农经济型的作坊生产,现有的民俗文化企业、公司。无法形成规模生产,难以发生强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产品没市场、有市场没产品的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生产的产品销售半径小,有产品没市场。没有完全走出,市场占有份额低,产品商品率低; 由于生产企业、生产大户、营销企业各自为阵,有市场没规模。产品雷同,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没有成批量的主打品牌,形不成优势,提升不了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