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教材说明: 《拱形的力量》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和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前两课主要探究条形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学生已经知道改变纸的宽度、厚度或者改变纸的形状都可以改变纸的抗弯曲能力。本课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希望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了解拱形受力的状况,找到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学生能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小事物蕴含着大道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能根据实验观察发现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再根据拱形的受力状况,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并付之于实践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地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关于拱形的问题。能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小事物蕴含着大道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学重点: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能根据拱形的形变来分析拱形受力的状况。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教学具准备:学生材料:做拱形的卡纸(21cm×10cm)5 条,垫板 1 张,螺帽若干,记录单,塑料拱套件一组,每个同学至少准备 10 本书。教师材料:PPT 课件 1 个,做拱形的卡纸(21cm×10cm)3 条, 垫板 1 张,螺帽若干,记录单,塑料拱套件一组教学过程:一、导入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几种办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让一张纸承受更大压力的方法。2.你们知道有哪些办法可以增加纸面的承受力? 共 6 页,第 页13.引出:拱形师:(做一个拱)做成拱形后它没有塌下去,看来拱形也有科学道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利用拱的科学原理进行建筑设计。请看(播放 PPT:赵州桥、拱门等有拱形结构的建筑……)这么多的建筑为什么都采用了拱形呢? 4. 把桥面做成拱形,它的承受力会加大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拱形的力量”(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认识到“拱形”是“改变形状”的另一种思维方向。通过欣赏拱形建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