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龙停小学 韦宝坚在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和表达,或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结构为核心的,经历获取知识(信息内化)----储存加工信息(认知结构)----运用知识(经验或观念外化)这三个基本阶段的过程。传统教学中,信息的内化是一向被教育者所重视的,而外化过程中,“问题解决”比“表达”更不被重视,“创照性的解决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一)手脑并用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唱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实践”。任何实践都只有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才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在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多是认知层次的操作技能。培养这种技能,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并用。如在教学三年级《荷花》这一课,到最后小结时我就设计了变荷花这一个环节,首先师引入:大自然太美丽了,看着看着这美丽的荷花,作者有了一种奇妙的感受,他感到自己变成了什么了?生回答后,师进一步引导:不仅作者变了,连老师也变了,不光是老师,我们全班的孩子也都变了,变成荷花仙子了,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走进荷花的世界吧!你想变成什么姿态的荷花冒出来?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让学生可以动手把自己想的画出来,说出来,写出来。达到了培养学生首脑并用的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二)观察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外化技能的训练,而外化技能需要观察,观察是很重要的实践,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要分清主次,要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要作定性的观察。而观察力的培养还须教会学生观察的技能,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观察目的对观察的操作要求是不同的。如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事物遵循如此顺序:观察一个物或一个人时,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观察一个景象时,要注意其空间位置,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观察一件事时,注意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观察一个运动着的物体时,注意物体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运行。理科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有的侧重要求学生对大量观察对象的异同进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