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活动历时一个学期的时间,终于告一段落。这是本学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学相长活动,共有 60 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提高训练。在校园内掀起了一次听课、反思、教师基本功展示的高潮,推动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检验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综合水平,规范了教学行为,还促进了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纵观整个活动过程,使教师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现就本学期活动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精彩再现。 本次过关的 20 多节课,跨 7 个学科。让人感受最深的是新课程的理念深入到了课堂,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两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习活动中平等的一员,是学生们探索知识的伙伴。我们看到每位老师都始终很自然地微笑着,总是用平等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沟通、探讨。并且在重视“双基”,也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还能结合教学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真正有效的落实了三维目标。最值得欣慰的是以下几方面:1、有效的情境创设。如何确立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突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和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建构,走出被动的课堂,需要我们创设有利于激起学生自主构建的教学情境。本次大赛的课堂中,惊喜于一个个善于激起学生认知矛盾的、能引起学生互动的情境。2、有效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应局限于学科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并吸纳师生及所在环境对其的完善,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活生生”的、“立体化”的“生成性”的。善于捕捉、利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才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本次过关课的课堂中,欣慰于教师们有效采用了实验,即兴表演,小组 PK,游戏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增多,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英语老师的对话、购物模拟设计,美术课上的自主探索画或制做的方法等,也都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学习、学事、明理于潜移默化之中;突出了学科特点。3、有效的练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