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电工小学 张 敏 有效教学的提出对我市的中小学教育定位了新的坐标,让我们回归了课堂的真实,加快推进了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进程。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有效,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有效呢? 我觉得应该抓实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读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师上好语文课的参照,更是指导教学的关键性的法宝。因此,在备课时必须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了解和明确本学段教材的教学任务,扎实而有效地设计教学。在语文课堂上落实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语文课要想上得扎实有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我虽然从事了 12 年的语文教学,但每每讲读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科书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