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新区中心小学 龚丽【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学情与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 8 分钟时间,煮熟 5 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预设生成 1:一个一个的煮,一个 8 分钟,5 个要 40 分钟时间。预设生成 2:把 5 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 8 分钟时间。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3.教师小结:当 5 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的“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设计意图: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伊始,我从生活中“煮鸡蛋”的简单事例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回顾平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能节省时间,为新知教学渗透优化思想做好准备。】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1.课件呈现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 3 分钟。2.教师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解读数学信息:(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