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读后感安阳县永和实验小学 楚军艳 对教师而言具体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对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认识上,从少知到多知,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过程。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阅读《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阅读名师与专家的文章,我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一节高质量的课堂,就是教师如何传授,学生才能即保持兴趣又能最大程度的掌握知识,也就是说,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尽其所有,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都能有收获。同时延伸到课外,到生活中去。如何才能使课堂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呢?我谈点儿自己的体会:一、教师充分的课前备课,做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更加有着深切的体会。农村的孩子见识少,知识面窄,但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很多事物。教师课堂上点拨好是高质量课堂的保证。教师要想点拨的准确、规范必须在备课上很下功夫。就语文课来说,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备课要做到:第一备教材内容,对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必须收集大量本节课的知识让孩子们在上课时了解到;第三结合进行精细备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第四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备教学设计,这是备课中最重要的地方,只有经过精细备课之后,教师的点拨才能准确、规范,对于易错的知识点才能强调及时,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对课堂的把握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二、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预习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预习有助于高起点的教学。预习就是让学生事先学习,对要学内容先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做好课前的充分预习,对基本知识和技能都理解了,把未解决的问题列出来,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疑难与自己的预设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合作实现教学目标。反之,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也很难有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二)预习能缩小学生差异。我们课堂教学中始终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学困生生”。 “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原因很多,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没有做好课前充分预习,课上不能和其他同学同步学习,久而久之学习就跟不上了,就会成为“学困生”。班内学生之间差异太大,就很难有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所以教师要在预习过程中关注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