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常态” 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研究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我谈谈本学期教育教学常规“新常态”心得。 教师 江 丽 本学期,我们年级数学组就低年级段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机能 、 计算策略的方面进行了微型课题的研究和研讨。我下面结合本学期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现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1 .知识方面的原因。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 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 )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 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 再如,做 20 以内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 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学生练习时出现 69+3=99 ,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 计算法则。( 2 )口算不熟,笔算不准。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2 .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计算错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 不能忽视的。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3 .习惯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在计算时不认真审题,做完后不愿 检验;书写时马马虎虎,字迹潦草, 0 写得像 6 , 6 写得像 0 , 5 写得像 8 ,小数点像“苍蝇屎”无法辨认,有的笔算不打草稿,无论数字大小 , 一律用心算;有的没有专用草稿本,乱打草稿。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计算结果出错的重要原因。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