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无害的,生活习惯好,就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成绩,幼儿的可塑性很好则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一、 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应遵循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一致,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班级教师要求也应一致,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2、榜样示范的原则 幼儿模仿性强,正处于向别人学习的阶段,家长、老师良好的言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老师、家长的教育作用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二、培养良好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1、良好习惯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进行,如进餐时有的幼儿会咳嗽或打喷嚏冲着碗,不捂嘴鼻或扭头,污染了自己和别人的饮食,极不卫生。2、用儿歌、歌曲等巩固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师可以把平时的习惯编成儿歌,便于记忆。3、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即使是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我们发挥他的长处,并提供一些取得成功的机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让他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我们更应该尊重幼儿,特别是发现幼儿犯了错误,不能用打骂或一些较难听的言语来刺激他们,而应白抓住他们某些特长或进步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4、教育幼儿关心别人,共享快乐 。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