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份 七种课型的课堂结构与教学环节第一章 “单元导读”课型的课堂结构与教学环节 一、单元导读课型的教学内容与定位 在传统课堂上,通常情况下,一个单元的第一个课时,就直接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的教学。这样,做为教育者的老师,更多关注的是这篇文章内部的字、词、句、段、篇;做为学习者的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在这篇文章内部进行的听、说、读、写。而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很难让学生产生一个比较大的学习格局,也就很难做到在一个主题引领之下,进行类比、对比、反照式的学习和分析。学习内容决定了学习格局和学习方式。所以,在我们关注单元导读课型之前,我们要先关注一下,单元导读的内容。在“一主两翼”的读本中,每一本读本的每一单元的最前面,都有一个指导性的导读内容。以人教版为例,教材上的单元导读内容大都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本单元的内容与情感性,第二部分是讲在本单元学习中掌握哪些学习方法。主题阅读系列读本——《主题读写》的单元导读内容,大多都是一首能代表这个单元主题情感的单元小诗。主题阅读系列读本——《经典诵读》的单元导读,大多是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记忆和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了解了“一主两翼”三套读本单元导读内容的特点,在单元导读课型上,就好做一些选取和应用了。比如,我们为了让单元主题这根藤(主题的情感),能够深植于学生的情感之中,我们可以在单元导读课型之始,师生共同背诵感悟《主题读写》中的单元小诗。如果我们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单元的学习方法,那就在单元导读课型中,着重进行学习方法的提示和引导。也就是说,选取哪一读本上的单元导读内容,主要看老师的教学目标设定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会用什么样的内容来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一个单元里,不要面面俱到地将所有知识点都列举出来做为教学目标,我们常说的是面面俱到,就等于面面不到。或者说“宁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我们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知识点都讲明白、分析清楚,就不如整个单元,用不同的文章落实一种学习方法,这样才好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单元导读课型的定位是,在情感或方法上,对整个单元起到一个总起和定向的作用。通过单元导读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知道,这一单元我们学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学到什么程度。二、单元导读课型的课堂结构单元导读课型的教学目标,是以教材编者的编写思路为依据,明确单元主题,总揽全局;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