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角形第一节 认识三角形(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的发现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授课时间:〗〖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1.能从右图中找出 4 个不同的三角形吗?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一.练习:1.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2 . 它 的 三 个 顶 点 分 别 是 , 三 条 边 分 别 是 ,三个内角分别是 。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之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差。你发现了什么?二.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例:有两根长度分别为 5cm 和 8cm 的木棒,用长度为 2cm 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 13cm 的木棒呢?长度为 7cm 的木棒呢?三.巩固练习: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1) 1, 3, 3(2) 3, 4, 7(3) 5, 9, 13(4) 11, 12, 22(5) 14, 15, 30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 和 4cm,则第三边长 X 的取值范围是 。若 X 是奇数,则 X 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有 个若 X 是偶数,则 X 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 个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2cm,另一边是 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5cm,另一边是 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ABCDEFGABCabcⅢ.做一做 P136 做一做Ⅳ.课时小结Ⅴ.课后作业 P137 习题 5.1 全优测控〖板书设计:〗第一节 认识三角形(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VI.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