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9 品味小说语言,体会表达技巧 •考向 1 理解句子的含义•常见的问法: ×× 句话是什么意思?或你能理解 × 句话的含义吗?•解题方法•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结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考点自主梳理•考向 2 考查语句或词语的表达效果•常见的问法: ×× 个词用得妙,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 ×× 个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解题方法•1 .从句式入手。•答题模式:这是个……句, ( 作用 )…… 表达了……。•2 .从修辞角度入手。•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 .从用词的角度入手。•答题模式:“……”一词 ( 等词 ) ,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4 .从表达方式入手。•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 写出、抒发或交代 ) 了……。 •考向 3 辨识技巧,体会作用•如《小葱青青》中的“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善于铺垫,例如关于小妹妹辍学的事,其实在她向女教师讲述前,文章已有多处铺垫。你能试着找出两处吗?请摘录原句回答。”•解题方法•1 .从表达方式角度入手: —般涉及叙述人称的选择 ( 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好处 ) 、叙述顺序的安排 ( 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 、描写的特点( 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 等。•2 .从表现手法角度入手: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3 .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全文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是否做到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等。•4 .从选材组材角度入手: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答题模式:这篇小说运用了……方法 ( 或修辞或表现手法 ) ,表达了……内容,具有……效果。 随堂热身反馈•一、【 2012· 温州】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后面的问题。•打•阎连科•① 我每每想起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② 能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