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段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教育方法的选择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它关系着学生的知识、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人才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等。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的前提则是敢于想象,想象的结果才有可能创新。综观人类科学领域每一项重大的科技发明,无不与想象密切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想象做基础,哪来今天的飞机上天;如果没有想象,哪有望远镜的发明;如果没有想象,哪来的载人航天飞行,怎能够实现几千年来人类飞天的梦想?只有想象,才能摆脱现实桎梏;只有想象,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和创新。想象力的培养和开拓,急需的是创新型的教师。在此,笔者在小语教学实践中,对低年级段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行初探。 联系生活 注重观察 激发想象 积累素材 第四节语文课,我领着小学二年级学生到学校院外的树林里观察其间的景象,尤其是顷刻之间在风的起哄下,那片片飘零的黄叶犹如翩翩蝴蝶似的飘然而下,回归大地的情形很令我们为之震动。这大自然的景象真的是美丽变幻莫测啊!学生也被其迷住了。回班级后,学生没有再说话,他们急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拿笔开始了工作。此时,我想:他们的思维在随着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的形象而跳跃,表现在他们的字体的迅速和轰轰烈烈的交流上。有的说:秋天到了,树叶落到地面,小河水面上飘飘悠悠像漫天金色的蝴蝶。有的说:我看到秋天到,树的头发快掉秃了,树公和树婆婆都伤心了……在这些学生真切的观察和想象里,这些鲜明的形象分明都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一天,我们学习的任务到田野里观察农作物的变化,而后再联系身边的天气,穿衣等的变化,进行一次体验生活小练笔。下午,我们在感知到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树叶落了,苹果红了等这些书本上已有的内容后,就引导学生将观察到、感受到的秋天来到后的景物变化,将其表达出来。“秋天来了,梨变黄了”“秋天一来,葡萄也紫红紫红的了”“秋天一到,地里的玉米黄了,大豆也黄了,落生也熟了可以吃了”“秋天一来,石榴也变红了”“秋天到了,棉花也开了,可以做棉袄了”“秋天到了,桂花开放了”“秋天到,我家门前黄色的菊花也随着秋风绽开了笑脸”......学生们的发言真是百花齐放,字字珠玑,我想这些都得益于他们生活真切的观察和生活体验,使学生感觉写作来源于生活,增加其写作内容,对学生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