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十二届“科研兴校”研讨会发言稿努力营造科研文化环境,丰富校本课题特色内涵林万春广西高中新课改前一年,2011 年 9 月,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立项为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课题,在该课题研究引领下,我们认真研究,深入实践 积极探索 认真研究 开拓进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领导专家的好评。我们的做法是:校本课题与课程改革互相结合,校本课题与素质评价永远相随,校本课题与骨干教师相得益彰,校本课题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校本课题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校本课题与科研成果致远长伴,校本课题与特色内涵一起传承。现在简要总结如下:一、理念提升,校本课题与课程改革互相结合教育科研任务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通过教育科研不仅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这样的认识的基点上,学校六次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讲解课题研究对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意义,动员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类课题研究活动,逐渐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课题研究氛围。学校让部分优秀教师率先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优先进入课题研究。在人员的安排上,课改年级必须保证各学科有一至两个骨干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上,要求把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相结合,课题研究为课程改革服务。如我们学校的陆省州、阮继煊、刘光朝、梁宏、玉成安、陆金芳等一批骨干教师首先进入课改实验。二、制度建设,校本课题与素质评价永远相随1、加强部门建设,为校本课题保驾护航。我校从上至下高度重视校本科研这项工作。学校成立了科研考核小组,形成了由校长亲自抓、各部门协助抓的管理系统,为校本科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部门保障。在实际工作展开中,学校进一步完善各种校本科研制度,落实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科研处记录好教师参加活动的出勤(作为考核依据之一)、考核等情况,促使校本科研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2、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校本课题管理机制。学校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及时对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与调整。在 2012 年 2 月就初步拟订了《南宁外国语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期发展规划》,《南宁外国语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和《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课题研究奖励制度》,有力地引导了学校教师“人人关注、人人参与”校本课题研究活动。3、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明确校本课题努力方向。学校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