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揣摩文中充分展示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描写。2、理清小说的两条线索,理解主题。 3、联系生活,培养坚强、自信、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2、快速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二、课文研析:1、 这篇小说的特色是什么?(1)、情节结构:时间顺序。(2)、心理描写:展现孩子内心世界。(3)、映衬。2、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李京京是一个天真、淳朴、善良、宽容、自信而勇敢、铭记亲情,渴望亲情的少年。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1、李京京对于《凡卡》的文章有什么样的情感?(请你从文章中划出) 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第24段。2、李京京躲在树林里偷偷的读课文,回忆了什么内容?并概括一下。你知道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回忆和爷爷一起的幸福生活,以及和妮儿摘桑果、吃桑果的快乐时光;渴望得到亲情和友情。3、该部分有一处心理描写请找出?谈谈它的作用?第24段;点明喜欢的原因。 4、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经历、生活相似,情感上产生共鸣,想借助凡卡表达情感。 5、文章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神态、语言、心理、动作。 6、《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经历、生活相似,情感上产生共鸣,想借助凡卡表达这种情感。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7、李京京深情的朗读打动了所有的人。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课文?你怎样看待程老师做法? 感情投入;自由发挥。8、结合全文思考,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表层含义:想朗读课文。 深层含义:⑴ 要求老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⑵ 渴望亲情。四、质疑评价1、对这篇小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2、学完这篇小说,谈谈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感受、体会? 3、李京京的心声我们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心声又是什么呢?老师也很想知道。4、程老师以“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为由,断然拒绝了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这时,李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