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第 44~50 页)教材说明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第 44 页)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做准备。例 1 从学生用小棒拼摆各种图形的活动中,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接着,通过例 2、例 3,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体会“写乘法算式真简便”。练习九中安排了 12 道练习题。主要用以巩固乘法的意义与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练习题形式多样。其中第 1 题、9 题、10 题是情境题,以增加练习的趣味,第 12 题是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教学建议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九中的习题。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1.例 1 和“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1)例 1 前,第 44 页教材呈现一幅公园里游乐场的情景图。小火车每节车厢里坐 3 人。过山车上每排坐 2 人,观缆车每个吊厢坐 4 人……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例 1,先从学生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出发,呈现“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每个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两个问题,由解决“每个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问题引出加法算式。接着,由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教材第 46 页画面上的小精灵聪聪请同学们“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在这个基础上,女教师以“3+3+3+3+3+3=18”为例,告诉同学们“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算。”引出乘法。画面上的小精灵明明说“有()个 3。”用有几个相同加数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会乘法的意义。然后,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 1 / 5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最后,请学生把另外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显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编写意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拼图形的活动之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呈现教科书第 44 页的游乐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每种游乐活动的人数:每张圆桌周围的椅子数,并通过解决小火车上多少人,过山车上多少人……等问题积累同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