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出行指南》 设计:北湖小学 陈靓教材分析:《出行指南》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由于在第 8 课中已经介绍了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因此出行就存在着选择交通工具与交通方式的问题。第 9 课《出行指南》通过《出行之前巧安排》与《我在旅途中》两个话题来解决这个问题。教科书 P54-55 页就是通过出行前的讨论交流、查找资料、对比分析,安排好出行方式。目的不在于哪种选择是正确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选择与安排。教科书 P56-57 页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旅途常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科书 P58 则将学生“带到”外地,了解与感受在外地会遇到的交通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各种方法。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交通是学生步入社会、接触社会生活的重要渠道。从其独自上学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了交通生活领域,所以,应学会掌握一定的安全法规与交通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学活用。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能通过亲身体验,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交通设施带来的不同的作用。但是,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却很少进行自我体验或自我做主,教他们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出行方式,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各种方法,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在出行前,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知道出行在外如何进行自护、自救,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各种方法。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活动。比如:通过“出行方案大比拼”这个活动,使学生知道出行前如何巧安排,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自主策划自己的出行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主动性。通过“我的出行安全手册”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出行在外安全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设计思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我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课堂符合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如:采取讨论交流、做游戏、策划方案 PK、角色模拟、情境再现等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