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洪湖市实验中学:张红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永恒运动变化着的,并认识到物质不灭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研究的人文教育价值.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教学设计活动 1:提出问题【复习引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变化,如,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等等.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有新物质生成.)对于这些化学变化,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各种物质总质量是否有变化? 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题,来共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是否变化的问题.【切入课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活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是否有变化 我们必须通过事实来说明问题,下列提供四个实验方案,请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一问题.活动 2: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根据下列几个实验方案进行问题探究(分组实验)方案一: 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向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塞上带玻璃棒的塞子.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用砝码平衡,记录质量.然后,取下,,将白磷引燃,迅速塞上瓶塞,观察现象,反应冷却后,重新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方案二: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在锥形瓶中加入约 30ml 氯化铁溶液,在橡皮塞上插一胶头滴管,管内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用塞子把瓶口塞好,把整个装置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在右盘加砝码平衡,记录称量数据,然后挤压滴管的胶头,使氢氧化钠溶液滴到氯化铁溶液里,观察现象,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方案三: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在 100ml 烧杯中加入约 30ml 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 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丝一起放在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