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一单元 ——现代新诗新诗:“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文写作的自由诗体,它打破了旧诗的格律。 “ 新诗”之“新”,在于它摆脱了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字数多少分类:小令( 58 字以内)、中调( 59—90 字)、长调( 91 字以上)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声声慢 · 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是文学家、书法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意象中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指的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不仅要通过意象来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当我们阅读古诗词时要借助意象去把握诗意,这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一步。意境,也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意境是文学典型化原则在诗歌创作中的具体运用。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景物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天净沙 ·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中的“枯藤”、“老树”、“昏鸦”都是植物或者动物,但是三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就表现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情绪。一个落寞、寂寥、怀乡天涯孤旅者就跃然纸上。作者通过不同的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悲凉、孤独的景象。请大家齐读这首词的上片,注意文中的生字词。思考:作者在上片都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