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学设计亳州九中 庞玲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略案)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二、积累重点字词。三、疏通文意,把握主要内容。四、课文熟读成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品读文章的景物描写,学习白描手法的运用。2、品读文字,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 1)教学难点(目标 2)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情况。二、品析文中的景物描写。1、找出相关的句子。2、按怎样的写景顺序?3、从给定的图片中选取、组合一幅画。4、这句景物描写有没有哪些字或者词语用得不太准确,可又找不到更合适的来替换?预设:影子、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学生讨论,师生合作)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置换量词“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体会量词使用之精准传神,突出大雪漫漫中人与物之渺小,令人产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小结:白描手法: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简炼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请看我们的课文插图,即是白描。运用到文章描写上,就是抓事物特征,用寥寥数笔传神再现,有真意,去粉饰,相当于淡妆对照这幅插图,再一起背诵这宁静清绝寄托作者感慨的景观。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三、下面我们来看能写出如此之景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再看他都干了些什么?1、独往湖心亭看雪。(看雪的时间、天气。他怕不怕冷?)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个“独”字披露了他的心迹,他要独看、独享这份天地。因此,他选择了在全世界都睡熟的“更定”时分出门。2、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别)为了不负对方的盛情,也为了不至于失礼,他还是尽力地喝了三杯;然后就匆匆告辞,甚至都差点忘了问对方的姓名。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可见,所遇之人并非知己。3、“问其姓氏,却答非所问”是为何?“客此,那谁才是山水景物的主人呢”自己主人的地位被别人占去了,他心里如何呢?5、诵读“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痴、有闲情雅致、纵情山水)6、理解舟子眼中的“痴” 。“我和那两人是不是同一种人”?你是否比舟子理解的更深刻?学生畅所欲言。7、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结:内心孤寂却又拒绝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