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成功案例李 英一、基本情况 王文正看上去非常老实,其实是个特别懒惰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有时老师提问题,他都不知提什么问题。作业也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作业速度较慢,总是拖拖拉拉,经常不完成,各科老师都要找他要作业二、成因分析 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王文正思维正常,反应问题较快,导致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2、基础不够扎实。王文正上课时自控力较差,爱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好多基础知识都没掌握牢,也就不能灵活应用。 3.家长不够关心。王文正父母在外打工,父母工作辛苦,很少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他由爷爷、奶奶照看,他们没有文化只能管好他的生活,不能教他们知识。回家让他做作业,他就撒谎说做完了。三、转化措施1、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可激发无休止的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有经验的教师教育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差生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上课导入时要创设好情境激起他的学习兴趣,使他想学要学,可用故事、谜语、游戏导入。为了使他对学习产生兴趣,课上我经常对他进行提问,并对他的回答加以肯定,有时我会特意选一些他肯定能答对的问题请他回答。一段时间后,他上课比以前有精神了,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多了。 2、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的激发效果远大于批评的刺激效果。课堂上,对他特别关注。把简单的题目留给他,让他跳一跳也能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和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评价,并用简短而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他使他富有自信心,感到“我能行”。回答问题时,当他思维出现障碍,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回答不准确的地方,而要耐心地启发,引导。这样就能够增强他的自信心,使他受到鼓舞,从而努力学习。当表扬过多,效果不佳时就要一分为二地指出缺点,使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而鞭策自己发奋努力。 3、课外辅导,扎实基础 认真分析孩子原有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辅导,教给他必要的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4、树立好榜样,改掉偷懒 在班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安排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为他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