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都安阳之历史变迁VIP免费

古都安阳之历史变迁_第1页
1/5
古都安阳之历史变迁_第2页
2/5
古都安阳之历史变迁_第3页
3/5
古都安阳之历史变迁秦素敏【摘 要】安阳位于今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大平原的交接地带,西部为山岗丘陵,东部为彰、洹河冲积扇,地势平坦,气温适中,土壤肥沃,宜于农牧。安阳是我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之一,是我国古都殷墟所在地,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后,历时 273 年。春秋齐桓公时,在安阳北 20 公里处建邺城。东汉末年,曹操建府于邺,邺成为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六国后赵、冉魏、前燕,北朝的东魏、北齐相继都邺,合计 78 年。自 580 年杨坚焚毁邺城之后,千年邺都才成为一片废墟。隋唐以后,安阳崛起,经宋、元、明、清为相州、彰德路、彰德府治所,今邺都废址所在临漳县,历来为其属县。安阳(殷)与邺虽相距 20 公里,然两者曾有过密不可分的隶属关系,是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安阳的历史也应该是包括邺的历史。【关键词】 安阳 殷 邺 历史变迁一 、远古时代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目前在安阳发现的最早原始人活动的遗迹是市西南约 30 公里(安阳县善应村)小南海附近洞穴中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质年代属第四世纪更新世晚期,距今 2.2 万年到 1.3 万年,前后延续 1 万多年。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年命名此文化为“小南海文化”。[1]遗址位于群山环峙的峡谷中,洹河河道穿谷而过,峡谷以东约 1 公里是广阔的平原,当时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伴随出土的动物化石十分丰富,说明远古时代小南海地区有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又傍有河流和沼泽,近处还可能有相当干燥的沙地。距今 8000—3000 年全新中期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给我国新石器文化繁荣创造条件。在今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渔洋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到夏、商、周三代,到汉、魏、北朝,到宋、元、明、清,乃至民国直到今天,6000 年历史从未间断,成为安阳地区历史发展的缩影。渔洋村的地理环境和小南海的环境十分相似,处于山区与平原的过度地带,地势高旷,背山近水,十分有利于古人类生存。进入新石器时代,在安阳市洹河南岸(安钢大道高楼庄东侧)的后岗遗址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文化。它是以代表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青铜时代商文化的“三叠层”而著称。安阳附近原始人类遗址的分布和相叠关系说明了从旧石器时代至商周一脉相承文化联系,其间经过了从穴居狩猎到建筑房屋、从事农业、手工业的社会发展历程。从小南海遗址发现的动物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都安阳之历史变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