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教育心理学上有一种颇值得玩味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来会出现特殊的好行为时,这些学生便将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老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将腐朽不堪。将这样的联想移植到教育的理念上,也就是说,“汝心信其可行,虽移山倒海之难,孩子也能轻松做到;汝心信其不可行,虽摧花折木之易,孩子也难有所成。”从社会心理学来说,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而放在教学中,它就是教育评价的功能发生了效应。而今,为了拓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空间,就必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评价功能。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他可以“因为人家一句适当赞美而开心两个月。”马克吐温不是爱虚荣的人,他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理解、肯定、赞美和鼓励,这是一束照耀人的心灵的和煦的春光。杰出人物如此,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赞美学生这是积极的评价,它是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自立的意志和奋发努力的上进心的良好催化剂,也可以使孩子明确前进的方向,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是完全必要的。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赞美不是唯一可行的评价方式。批评、鞭策同样能起了动力的作用。因为,未来的社会,时时处处充满竞争,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应懂得教育评价的功能,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为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指责很多,“耗时多,收效少”等等。从应用层面上讲,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及教育技术等方面均存在原因,但对于教育评价的不够重视,对于教育主体的不够关注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欣喜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性: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回顾语文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我深深体会了教学评价的作用,以下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关注学习心理的评价,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兴趣。兴趣,就是一种爱,是一种比较痴心的,对某些事物喜好的情绪。小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影响下,在成熟水平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发展和知识经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