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祠门上梁仪式讲话稿VIP免费

祠门上梁仪式讲话稿_第1页
1/4
祠门上梁仪式讲话稿_第2页
2/4
祠门上梁仪式讲话稿_第3页
3/4
祠门上梁仪式讲话稿 (一) 阳江重修永寿梁公祠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兼 常务秘书长梁祖谋 尊敬的梁氏宗长、宗贤,各位宗亲: 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相聚在阳 XX 县区合山那洋村,隆重举行阳江梁氏大宗祠祠门上梁仪式,在此,我代表阳江重修永寿梁公祠理事会,向参加上梁仪式的各地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宗祠建设工作慷慨解囊的各位父老乡亲、各位梁氏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宗祠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位宗亲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我们大家济济一堂站在永寿公祠堂里面,充满了一种家的味道。我们大家都是永寿公的裔孙,走进这个祠堂就是一家人。800 多年前的南宋中期,我们的始祖永寿公由岭南珠玑巷经广府南海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南行,来到南恩州白石村(那洋村原址)这个地方,看到此处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块风水宝地,就扎根于此,繁衍了阳江恩平"八大房",即:合山那洋房、恩平圣堂房、恩平歇马房、北惯那霍房、东平北政房、平冈良村房、海陵白蒲房、大八雷冈房,以及高要白土房和新兴枫洞房。裔孙达 18 万之众。没有先祖的睿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康,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根本,不能忘记祖宗的恩德。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的根在这里,要时刻记住合山那洋这方梁氏圣地有永寿公梁氏大宗祠和八座先祖陵墓。 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拜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竭祖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较大的凝聚力、同化力和认同感。我们修建宗祠就是为了寻根问祖,光前裕后。慎终追远,知恩图报,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身体是先人身体的延续,有先人的身体才有了我们自己今天的身体,一个社会一个家族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的。我们修建宗祠,也是为了长第 1 页 共 4 页我们梁氏家族的志气,重振梁家的雄风,让我们的后代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阳江梁氏大宗祠的建成,将会树起阳江梁氏的恩威,荫及所有的梁氏后人。 阳江梁氏大宗祠建设经历了 6 年多的艰难历程,整个工程为砖木结构,全部采用上乘的建筑材料,桁条角料、金架支柱全部采用进口的玻箩格木或金笔木。宗祠是采取边筹款边施工的方式进行修建,宗祠于 2010 年 9 月 24 日奠基开工,经过前两届理事会的努力,共投入了工程款 94.5 万元,但由于募集的善款不足,工程于 2012 年 12 月被迫停工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祠门上梁仪式讲话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