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古柏乡大民小学:黄文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1)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坚决摒弃繁琐分析,摒弃抽象说教。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2)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3)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广大农村已从 2004 年全面推进,然而我们的阅读教学的课堂仍然是以老师串讲、串问为主导,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三多(问得多、讲得多、板书多)两少(读书少、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少)的现象,朗读指导被淡漠。就本镇而言,无论是各乡村学校,还是中心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唱读、顿读、节拍读等不规范的读书现象。今年九月上旬,我有幸观摩了宜宾县师培中心组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示范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思索:同样作为一名乡镇的基层教师,刘老师却诠释了新课改所蕴含的教学智慧与灵动。而我们许多老师为什么总一味的抱怨农村学生素质差,不从自身寻找原因,也不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一、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克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思想。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训练。教学设计要以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教师的角色不仅是教者、述者、问者或指导者,而且是学者、思者、听者,更是整体活动进程的灵活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是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判断者和组织者。学无止境,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充电,汲取精华,勤练基本功,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思想。二、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尽管许多教师都知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性,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老师先带路,学生跟着走。老师讲到哪,提问到哪,学生就跟到哪,还没有把教学模式给完全转换过来,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阅读、思考为核心,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本,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魂,二者缺一便不成其为阅读教学。因此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