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状元县高考之惑:囊空如洗也要陪读 会宁一中是“西北教育名县”的一所重点中学。“教育名县”甘肃会宁多年高考出了 9 万大学生 当地人曾坚信唯考大学才能摆脱父辈穷困命运 近年复读锐减家长反思不顾一切供儿读书之弊 还有不到 8 天,就是决定会宁全县 10282 名 2013 届高考考生命运的时刻,这座“西北教育名县”,此刻也进入了最紧张的状态。2012 年,会宁县考生的专科上线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7.8%,11688 名考生,最终有 9392 人进入大学;会宁当地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也早已达到了九成以上。 考出去,是 30 多年来会宁人认定的唯一出路。自恢复高考以后,县里一共走出了 9 万多名大学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会宁学生家长的信条;“一人高考、全家苦供”也是很多农村家庭的写照。又是一年高考时,记者走进这座黄土高坡上的“状元县”,探访这些即将高考的苦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会宁一中高三宏志班班主任毛向东经常用汪国真的这句诗激励班里的 72 名学生。 深入骨髓 考大学才能改变命运? 他们绝大多数来自贫瘠的会宁农村,在那里,大地如一位皮肤皲裂的老人的脸,沟壑纵横毫无生机;在那里,水质苦咸,庄稼十年九旱,绝收是常事;在那里,农民最大的愿望是儿女不要再重复他们父辈的生活。 考大学,已成了会宁人的信仰。毛向东说,当会宁的孩子一踏入学校,老师就会不断地告诉他们,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这是会宁的孩子唯一的生存道路。沿海的发达省份,孩子读不成书至少还有活干,但会宁是十年九旱,庄稼绝收,孩子的出路就是走出会宁,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高考。” 而如今的会宁县城,物价却已直超甘肃省会兰州,房价高于其地级市白银市,达到 4000 多元/平方米。毛向东说,这些楼房买主大部分是当年从会宁走出去的大学生,他们工作后挣了钱,买房孝敬农村的父母,“从那些价格高得可怕的楼房里,你就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高考的魔力。这是我们所有人的直观感受”。 在毛向东的眼里,农村家长近乎倾其所有地苦供儿女读书,是令他最感动的事。毛向东本身也是土生土长的会宁农村人。“我是 1997 年高考的,但考前两年家里连续颗粒无收,可当时父母和哥哥不管生活困难,硬是每个月给我 20 来斤面,让我不饿肚子,考上大学。在会宁人眼里,没有考上大学就出去打工,终究是受欺负。” 毛向东班里的学生中,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