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全面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基本要求 1、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师生员工,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党员、教师理论学习。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自觉性。校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加强读书和研讨,努力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增强把握全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员的理论学习要与党的宗旨、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教师的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教学科研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组织,合理安排,确保有效学习时间和效果。通过制定规划,加强检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内容充实,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效果明显的局面。 2、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在未成年人培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并不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理想为基础,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目标,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1- 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献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为依托,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发愤图强,为振兴民族而努力学习;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要求,广泛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以及厉行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学生基础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讲理想、第 1 页 共 15 页讲奉献、讲责任、讲道德、讲文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健康成才的良好风气;综合运用教育、管理、舆论等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耐心细致的工作同纪律约束结合起来,严格校纪校规,依法治校,使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和现象在学校校园无立足之地。 3、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也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