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吴念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用量角器量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另外,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4.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五、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表格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播放课件)1、猜谜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2、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总结: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三角形我们就得出了那么多的知识,你们说数学知识神气不神奇?今天我们还要继续研究三角形的新知识。(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每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什么叫三角形的内角和?(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