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出“老人倒地”问题 学生回答耐人寻味齐鲁晚报 10 月 12 日讯(记者刘清源)前一段时间,本报连续报到了一组《老人闹市晕倒,拿出 200 元求助》的报道,老人倒地该如何处理,是成年人都难以做出选择。12 日,在芝罘区北马路小学五年级三班的班会上,同样的问题,一堂课里同学们给出了三次差异巨大的答案。 12 日上午,在北马路小学五年级三班的班会上,班主任单连鹏在没有任何背景的前提下,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生活中,你看到老人摔倒了,会怎么办?听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把老人扶起来。学生初翊菲说:“老人就像我们小孩一样,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更多的同学说,乐于助人是一种好品德。全班 38 个人,35 同学选择“扶”。选择不扶的郑文森说,老人摔倒有可能是有骨折或者心脏病,不适合扶起来。此外,他和另两位同学选择“不扶”的共同原因是,在生活里接触过类似的事情,扶老人有时候会遭到冤枉或者索赔。 单连鹏又给同学们讲述了“彭宇案”的相关内容,同学们火热的情绪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再次举手表决中,选择“扶”的有 15 人,“不扶”的 15 人,剩下 8 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开始选择“扶”,后来“不扶”的学生姜秉军说,如果去帮助别人,反而要受这么大的委屈,不扶就可以避免这些事情了。 单连鹏又给同学们讲了一名老人因摔倒无人搀扶,最终因流鼻血窒息死亡的新闻。听了这些,同学们的选择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择“扶”的有 27 人,“不扶”的 6 人,5 人不表态。学生陈娆说:“人应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是自己的家人遇到这样的情况,能够有人帮一把多好啊?”对于绝大部分的同学来说,不管怎么选择,心里都觉得有些忐忑。 对于怎么教导同学们去选择,单连鹏老师说,他非常纠结。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一方面希望学生成为善良、正直的人,一方面又怕学生受到伤害,他在其中左右为难。他最后告诉同学们,应当去扶老人,老人摔倒有时候是因为心脏病或者骨折,不适合马上扶起来,建议同学们拨打急救电话或者报警电话,寻求大人正确的帮助。要乐于助人,也要保护好自己。 延伸调查 家长: 孩子长大了会自己选择的 家长们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教导孩子呢?家长李磊说,他确实纠结,心里想去扶,但是不敢扶。怎么教育孩子,他很无奈。 家长孙先生说,小孩子一般都比较单纯善良,应该不会遇到用心险恶的人,他支持孩子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