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专题讨论发言稿 反腐倡廉教育要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 ——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专题讨论发言稿 XX 县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伍明均 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上任伊始,就郑重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个为民”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和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现实要求。 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是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权力是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政治力量。权力观是人们特别是执掌国家政权的人对权力的来源、性质以及怎样使用等问题的基本看法或态度。权力是用来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利益,还是用来为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就成为区分权力观进步与腐朽、正确与错误的标准,也是权力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权力在本质上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而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他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他们是权力的行使者,是人民的公仆。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明确自己在权力关系中的正确地位,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一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既然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那么行使权力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为人民谋利益。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使用权力的最基本的要求。二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始终坚持勤政为民。领导干部要认识到,权力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一种义务的象征,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权力越大,所肩负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也就越重。同时,领导干部要依法用权,自觉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三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奉献的观念,始终坚持廉洁奉公。在市场经济条第 1 页 共 3 页件下,领导干部要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考验,经得起外界的诱惑,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用权,廉洁从政,无私奉献。 地位观是指人们对职位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态度。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就是要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正确认识岗位和职责的关系。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与党、与人民的权力授受关系,人民赋予各级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