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案一【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课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课文内容大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接触甚至已经会背诵,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古诗意境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古诗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所表现的优美景色。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学习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 12 个字,会写“一、二、三”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4.认识“田字格”及汉字的基本笔画。认识一种笔画“一”。【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指导看图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设计意图:课前谈话的内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旅游,可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2.出示图片(课件出示):这儿的景色你们喜欢吗?3.指导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小山村)你们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物?4.激情导入:同学们说得真好!图上画了一个小山村,村里有着四、五户人家,那儿有山、有树、有花,真美呀!有位诗人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十分喜爱,用了短短 20 个字的古诗就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同学们想读吗?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课文《一去二三里》。5.板题读题。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带拼音古诗)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读课文。(提醒学生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认识的字就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就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看谁的眼睛最灵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读准。)2.用不同符号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3.全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