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简单数据分析科目: 数学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课时: 1提供者:李婷婷单位: 大庆市富强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简单的数据分析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38-41 页的内容。例 1 是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例 2是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由于横向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它和纵向条形统计图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时为了版面安排得需要,才把横轴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教学时可以直接呈现横向条形统计图,把重点放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预测能力以及横向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上。本节课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为四年级上册的复式横向条形统计图打下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认识统计图的另外一种形式--横向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这是本节课的基础和起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有些学生在课前已经试着进行了分析,有一定基础,但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推理能力不强,对学生这部分内容会产生一定的困难。主要的难点是在“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断上。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谈话交流以学生的身高和1、谈话:身高和体重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和身高,你们愿意向校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