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城市的标识》导学案课题:7.3 城市的标识主备人:刘明军 班级:小组:姓名:课时:1/2 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摘录词句。(重点)2、理解树为什么是城市的标识。(难点)【知识回顾】1、我们以前学习过与树有关的课文,如《白桦林的低语》《红树林》《柚子树下》《绿色千岛湖》,想一想,这些课文是从哪些角度写树的。2、“标识”与“标志”是异形词,现在大多用“标志”。【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掳掠 遒劲 偌大 喀什 霓虹灯椰子 干涸 馈赠 熙攘 婀娜积累文中的四字词:抄一抄,读一读。2、再读课文,将文中自己有感觉的句段多读几遍,批注自己的读书心得。【质疑问难】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有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如下:【合作交流】1、读书收获交流。2、读一读,想一想,列出本文的提纲。3、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1)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把树认为是城市的标识的句子,反复读,有感情地朗读。(2)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是不是太绝对了?(3)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达标检测】1、写出下列城市的市树。杭州 南京/上海 福州/广州 海口 长春 喀什 北京2、朗读课文第 13---17 自然段,抄写并背诵课文第 15 自然段。个案补充/反思纠错7.3《城市的标识》导学案课题:7.3 城市的标识主备人:班级小组:姓名:课时:2/2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珍惜城市文化的传统,珍惜人文精神的建设。(重点、难点)2、体会课文先写雷同后写独特性,即反衬的写法;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难点)【知识链接】1、回顾一下,我们还学习过张抗抗的哪篇文章。2、了解一些城市的市树:天津市树----白蜡 青岛市树----雪松 厦门市树----凤凰木 宝鸡市树----( )西安市树----( )【自主学习】1、填写。杭州-----香樟树-----端庄 南京/上海----- ----- 长春----- ----- 福州/广州----- -----喀什----- ----- 北京----- -----2、品读课文 14---17 自然段,再有感情地朗读。【合作探究】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从描写城市雷同现象的文段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树是城市的标识这一部分内容中,你又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2、阅读第 1—6 自然段。(1)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城市的雷同?(2)若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