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作业 滑坡路小学教师 饶艳芳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提出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模式。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我们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此,提出了作业的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现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但是当前的作业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从教近三十年,我越来越觉得老师难当,也深感到学生越来越辛苦.老师每天有改不完的“ 三座大山”,学生有做不尽的作业、 试卷,许多学生对老师的作业抱着应付的态度,有的学生是绞尽脑汁迟交,甚至是不交作业。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我经常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爱上我们的作业。今天借此机会我想从作业布置和作业评价两方面与各位同行探讨。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作业布置问题 作业的布置 效果1、生字易错易遗忘 易错字词小调查 当做游戏觉得有趣 牢记2、整理复习是难点 独立或合作制作试卷 体验到做老师的乐趣 并交换试卷考试 分享到合作的快乐 出卷者阅卷 整理归纳有成就感 3、听到习作就头疼 捕捉时机 感兴趣 乐于表达 自主选择 写真话 表真情 敲开心扉 享受习作二、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方式简单不少教师认为,作业评价就是作业批改。教师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例行公事。对作业批改行为的优劣和它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考虑得很少。因此,在批改语文作业时,只是对作业结果给予等级或分数,有的教师甚至连给学生评定一个等级和分数的功夫也省略了,只是简单的打一个“√”或是“×”,或者写一个“阅”或“查”了事。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的错误得不到改正和指导,或者学生在作业中的精彩表现得不到赏识和鼓励,学生完成作业后只关心等级和分数,对造成错误的原因不加追寻,对成功的经验不予总结。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而目前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是只见分数不见人,只见结果不管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学习过程、方法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没有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学生做作业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作业评价标准绝对化 现行的作业评价就像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筛,筛选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就是筛子上面的,即对的,一种是筛子下面的,即错的。教师的一支红笔行走在勾与差之间,学生默默地细数着太多的辛酸与无奈。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不管学生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