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六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比例尺设计者闫晓雄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比例尺”第二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 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难 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 1:15000 表示的意义?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之间的关系?二、基本应用练习1、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学校操场上有一条 200 米的跑道,在一张纸上用 4 厘米表示,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三、运用知识、分层练习。1、实际运用、巩固知识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找出地图上的比例尺,说说比例尺的意义。将找出的比例尺互化。(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测量有关数据,进行计算。2、灵活应用、融会贯通北京道镇江的实际距离是 900 千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为 10 厘米,而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 400 千米,在地图上应是几厘米?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四、课堂小结个 性 化 创意: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中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