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个人演讲稿 参加工作至今已有 32 年,从起初在人民公社到乡政府,再从乡政府到区机关工作,32 年弹指一挥间,有许多让人容易遗忘的事,但是使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长期基层工作中留下的三种精神。 一、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人的意志 从学校毕业,就被分配回到家乡--大峡人民公社工作,当时只有 18 岁,领导见我年轻,就分配我搞统计、武器仓库管理员,驻回龙村。当时交通条件也不好,驻村地离公社来回近 30里路,全靠步行,早晨要赶到驻村与村组干部一起劳动,下午放工后还要赶回公社看武器仓库、做统计报表、写情况分析,常常忙到夜深人静。每隔几天,还要将仓库里的几十件各式武器擦拭一新,虽然满身油渍、又脏又累,但还是干得充实而又快乐。撤社建乡,万事从头来,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往往是一人干几个人的活,那时在乡办公室工作,没有像现在办公电脑化,全靠手写刻板、油墨,往往是一场活干下来,腰酸背痛、手脸黝黑。当时又身兼司务长,早晨 6 点钟起来,到食品站、粮站排队买菜、买粮、帮食堂干杂活,上班后又要陪书记、乡长下村,一天到晚连轴转。1984 年冬,花果区公所决定动员全区劳力修通大西沟相公岭至长坪公路,我被分配到长坪段。乡政府成立指挥部先期到达工地,当时正值初冬天气,又逢阴雨连绵,西沟河水暴涨。先期到达的指挥成员主要负责好给各村划路段,当时的大西沟山高、坡陡、林密,恰又值阴雨天,时间紧任务重,白天与领导一起爬悬崖、攀陡岩、钻荆棘、穿树林,一尺一尺地计算,生怕漏了哪个村。往往是早晨穿的干衣服中午全部湿透,在火炉边烤烤,下午又穿又湿再烤。经过一个星期艰苦工作,终于将各村路段划清,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划路段同时,又负责对民工的接迎。说实话,每天晚上都是打着手电、步行十几里、沿途接迎上工地的民工,真怕他们被河水冲走和出现其他情况,往往坚守到深夜,直到各村报告路上没有民工后,才回到指挥部。 青年时的工作经历,始终伴随着吃苦耐劳一道。那时的工第 1 页 共 3 页作条件虽不像现在这样出行有公车、办公有电脑,但总觉得天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充实、有激情、干劲足。 二、团结一致的精神--干成事业的保障 1997 年 4 月,本人被任命为方滩乡党委书记。上任之初,方滩乡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财政几乎为零,黄方公路硬化工作才开始,外面都用上了手机、bb 机,方滩乡政府唯一的摇式电话还时常打不通,干部人人思动。由于长期发不下去工资,村干部甩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