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孩子音准问题低段的孩子主要是一二年级学生有大部分孩子唱歌时的音准都有问题,即便是有的孩子能在中音区能把音唱准,可是一到了低音和高音部分,要不就是音落不下来,要不就是音高不上去,一首歌让他们唱下来感觉怪怪地。刚开始我理解为可能只是孩子们的运用气息的方法不对造成气息不够,所以音唱不准,我在上音乐课时也曾经花了很多工夫给孩子们进行气息的训练,结果到最后效果还是不很明显,以至于有的孩子一到低音或者高音就发怵,不敢张嘴。后来我们教研组搜集了很多关于发声练习的资料,也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怎样训练学生音准的文章,终于知道了学生在唱歌的时候音准不好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再加上自己后来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得出了结论:要解决学生音准不好先要解决下面的问题 1、针对气息问题的解决策略: 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普遍存在气息浅,力量不够,所以在发声的时候造成有的音上不去,于是就很勉强地发声所以唱出来的声音就跑调。再加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小根本对气息的接触比较少,理解也就更不够了,哪还谈的上运用气息发声呢? 针对这类的情况,我在训练孩子发声的时候,尽量要求形象化,尽量避开理论性的内容。比如教学生练吸气时,应带他们“闻花香”,问“花香不香啊?有没有闻到心里去啊?来,老师和你们一起闻!”等等。只有切实让学生仿佛感觉花香已经闻到心里去了,慢慢的,吸气抬肩的问题就能解决;呼气时,形象地告诉学生“想象你们的面前这一朵花上停着一只小虫子,我们要把它吹走,但花朵又非常娇嫩,那么我们该怎样吹呢?”学生会很聪明地缓慢、轻轻地吐气,因为有了“虫子”这个目标,吹出来的气就有点,比较集中,慢慢地潜移默化,一些呼吸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2、针对听力问题的解决策略:这里不是说孩子残疾缺陷所造成的听力问题,而是说孩子们在听音的时候可能注意力不够集中,再加上平时听力的训练进行得比较少,造成有的孩子在唱歌发声的时候像说话、说歌,没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调所以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音。还有就是有的学生由于普通话不够标准,咬字发音不准,影响唱歌时的音准。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常的音乐课教学中,尽量培养孩子们的听音能力。在练习听音的时候最好多进行单音听力的训练,因为音准和听音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听音能力差的,弹和唱完全是两个调。老师可以演奏乐曲或者用录音机放歌曲让孩子听后跟着唱,让孩子边听、边唱,听听弹的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