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探究 1 :用塑料笔杆摩擦头发,然后用笔杆靠近碎纸屑,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 、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A 、带正电 B 、带负电C 、不带电 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D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A 、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 、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 、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 、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 看课本 P33 是电荷量,电荷量的单位是 , 用符号 表示。三、验电器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结构:金属球、金属杆、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箔方法:。。。。。。方法:。。。。。。• 实验: 1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电?• 2 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有什么变化?张开角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3 正、负电荷的中和 演示实验: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金属箔片张角变 。这个现象说明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 。如果实验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量相等,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 ,即正、负电荷完全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将一物体跟一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张开。• 试分析这个物体的带电情况。• 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导体和绝缘体(演示课本 P34 实验)学生看课本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导体:绝缘体: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水溶液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课堂小结一、电荷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