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 上册)(第一课时)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 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2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 、培养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8 个头,从下面数,有 2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按顺序列表试一试。鸡8765兔01脚1618220433452224 26262817300832如果有 4 只兔, 4 只鸡,一共有 24 只脚。也不对!如果有 3 只兔, 5 只鸡,一共有 22 只脚。不对! 可以这样想:( 1 )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 8×2 =16 只脚,这样就多出 26 - 16 = 10 只脚。( 2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 2 只脚,也就是有 10÷2 = 5 只兔。( 3 )所以笼子里有 3 只鸡, 5 只兔。还可以假设笼子里都是兔,……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 1 )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 94÷2 = 47 只脚。( 2 )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 兔子两只脚。笼子里只要 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 1.( 3 )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 47 - 35 = 12 ,就 是兔子的只数。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 1 、有龟和鹤共 40 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 112 条。龟、鹤各有几只? 2 、全班一共有 38 人,共租了 8 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3 、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 12 人参加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栽了 3 棵树,女同学每人栽了 2 棵树,一共栽了32 棵树,男女同学各有几人? 课本第 116——117 : 4 、 7.课本第 116——117 : 1 、 2 、 3 、 5 、 6.